当前位置:首页> 相关资讯> 投资合作促进

经贸合作助推企业“走出去”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种新兴的对外投资模式也正在悄然兴起: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尝试到境外开办工业园、经贸合作区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将到境外开办经贸合作区作为推动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新模式。   投资加速催生经贸合作   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由单纯的“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商品和要素双向跨境流动阶段转变。   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营模式应运而生。最初,我国企业在境外建设的工业园只供本企业使用。随着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加快,企业在境外建造的园区向制造、物流、贸易等多功能、综合性园区发展,园区也不再局限于仅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而是着眼于吸引从事制造、贸易活动的其它国内企业入驻。   经贸合作区吸引企业集聚   境外经贸合作区从建设主体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企业为主导。如2006年5月,杭州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罗勇府联合建设“罗勇中国工业园”正式启动招商,一年来已有包括台州巨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临沂三禾永佳动力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六家国内企业入驻。罗勇中国工业园的目标,就是在泰国建立一个产业集群中心和制造业出口基地,主要面向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如汽车配件、机械、建材、纺织、家电和电子等,为企业赴东南亚投资提供一个平台。   二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企业相结合。继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10月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莱基自由贸易区”后,广东省外贸集团与广州开发区合作,也在积极筹建在尼日利亚的经贸合作区。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沈奎认为,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作,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希望我们把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带过去,也把中国的企业带过去。到境外开办中国工业园和经贸合作区将为我国开发区提供发展的新空间。   三是地方政府推动。为了帮助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把成熟的生产线和经营模式转移到成本更为低廉、更加接近消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些沿海地方政府也着手探索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区,让本地企业“抱团”走出去,如深圳市正筹划到越南设立经贸合作区,组织企业成规模、有组织地共同“走出去”。   搭建“平台”相关配套须跟上   广东志高空调目前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建立了境外加工厂,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遭遇各式各样的困难。而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实现资本、服务、人才和信息的集中,借助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内企业特别是实力尚有欠缺的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   专家分析认为,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一是可以减少“走出去”的成本,减少单个企业“走出去”时都要反复进行的各种市场调查;二是有利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从而形成合力;三是有利于中国政府对企业利益的保护;四是企业集体投资,相对容易引起东道国各方的重视,有利于争取到有利的合作条件和优惠政策。   目前,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需要全面规划,科学指导,相关配套也应及时跟上。首先,在投资建园时就园区产业方向和商务功能做出明确、具体的定位,引导企业合理进入,顺利发展。   其次,由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很强,对于这种符合企业“走出去”实际需要的新模式,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过程中承担一些非经营性的风险,帮助企业做好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并在融资、政策性担保等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总体来说,境外经贸合作区在操作上要采取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支持为后盾,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从投资建园的中国企业来看,应该尽可能选择国际市场辐射范围广、要素价格质量符合一定要求的国家(地区)投资建园。加强与本国及东道国政府的沟通互动,为自身和招商对象企业将政策环境调查清楚,并努力争取优惠政策。境外经贸园区建设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还应将物流、商贸、会展、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类企业也引入园区,提供综合性服务。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